自2025年8月1日起,我国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正式实施。其中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每个类别中分别新增1种职业病,一是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中新增腕管综合征,二是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中新增创伤后应激障碍。
今天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腕管综合征。
一、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鼠标手”,是指正中神经在通过手腕时,在腕管受到卡压,引起神经损伤、水肿,进而导致手指麻木、无力、疼痛甚至手掌肌肉萎缩的疾病。
二、哪些人容易得腕管综合征?
1. 长期与电脑打交道的程序员与文字工作者
2. 从事手工艺制作、乐器演奏的工作者
3. 厨师、司机、流水线工人
4. 家务工作者
5. 长时间打游戏、刷视频的人
6. 慢性病患者与中年女性
三、腕管综合征有哪些典型症状?
1.常见拇指、食指和中指麻木,酸胀、刺痛,活动笨拙等,指尖有针刺感或痛感,半夜常常被麻醒,症状经常反复。
2.常见手腕部麻木疼痛,叩击或压迫手腕中部时,麻木或疼痛加重。
3.长时间屈曲手腕时(拿手机、用鼠标、做家务清洁)麻木加重。
4.长时间患病后,可见手部大鱼际肌萎缩塌陷。
5. 长时间打游戏、刷视频的人
6. 慢性病患者与中年女性
四、如何预防腕管综合征?
1.正确姿势是关键
使用电脑时,手腕自然平放,不要弯着或反翘着;玩手机时最好把手机举高,减少手腕负担。
2. 少点鼠标,多护手腕
建议日常适当减少鼠标的操作频率,并注意安排手腕的间歇性休息。
3.两个黄金动作做起来
·肌腱滑动:每天可以做3到5次。
·正中神经滑动:前臂伸直,手掌掌心向上,用另一只手去牵拉正中神经,维持10秒后慢慢复原,每天做5次左右。注意牵拉时若出现麻木或刺痛感,应立即停止。
职业性腕管综合征解读
1.只要被医生确诊为腕管综合征,就算职业病?
不算!职业性腕管综合征是指手及腕部长时间从事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后,引起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感觉或运动障碍,仅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
2.哪些职业人群易患职业性腕管综合征?
职业性腕管综合征常见于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生物药品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行业,多发于装配工、搬运工等工种。
3.诊断职业性腕管综合征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明确的职业史:患者具有连续3年及以上患侧手腕部从事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职业史;
典型的临床表现: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
客观的检查证据:神经电生理检查或腕部高频超声检查异常;
综合评估:结合职业健康监护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资料综合分析;
排除其他病因: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正中神经病变。
4.离岗后才出现症状,算职业性腕管综合征吗?
不一定!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腕管综合征的,脱离作业30天后出现与本标准类似症状、体征或检查异常的,不能诊断为职业性腕管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