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艾滋病,给自己的人生多一重保护
发布日期:[2025-08-22]来源:健教科 浏览:

艾滋病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流行呈增长趋势,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青年学生作为性活跃人群,是我国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简称AIDS,是艾滋病病毒(全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感染人体后引起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免疫功能缺陷可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死亡。

二、艾滋病的危害

1、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可预防。

2、感染艾滋病会对学习、就业和家庭等方面带来较大影响,承受精神和心理压力,并需终身服药治疗。

3、近年来我国每年约发现3000余例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超过80%经男男同性性行为途径感染。

三、预防知识

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

2、艾滋病病毒在HIV感染者的血液、组织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大量存在,可以经过血液、性行为和母婴途径传播。共用学习用品、蚊虫叮咬、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3、易感染艾滋病的性行为包括:无保护(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男男同性性行为、与不知道感染状况的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与多人发生性行为、吸毒或醉酒后发生性行为等。

4、注射吸毒会增加经血液感染HIV的风险,使用新型合成毒品、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HIV的风险。青年学生需提高对新型毒品的辨识力,毒品可能“换装”化身成“可乐”、“奶茶”、“糖豆豆”。请远离毒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毒、醉酒后发生性行为。

5、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是预防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

6、高危性行为后服用暴露后预防药物可以有效阻断可能的HIV感染。用药时间越早越好,在暴露后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72小时内服用有较高的阻断成功率。

7、经常发生高危性行为人群,可以采取暴露前预防用药降低感染HIV风险。

四、检测与治疗

1、发生不安全性行为3周后,应主动去疾控中心或者医院进行HIV抗体检测,也可使用合格的HIV自检测试剂进行自我检测。

2、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呈阳性不代表已经感染,须经专业机构进行进一步确证检测才能确定。

3、明确诊断的HIV感染者应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我国目前实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政策,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控制HIV复制,减少对免疫系统的破坏,极大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同时减少HIV传播。

五. 法律法规

1、HIV感染者是艾滋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理解和关心。《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应主动告知性伴或配偶。若继续同他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则为故意传播。

3、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既不道德,又要承担法律责任。

4、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各项权利受到法律保护。《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