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
发布日期:[2025-03-25]来源:健教科 浏览:

为研判我区2025年登革热的传播风险,近期柯桥疾控针对白纹伊蚊越冬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根据本次调查,我区越冬白纹伊蚊孳生地以水生植物及托盘和闲置容器为主,需予以重点关注。


我区为何要关注登革热?

柯桥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随着经济发展和跨国旅游等人员活动的日益频繁,近年来均有登革热输入性疫情,辖区发生登革热本地暴发流行的危险性日趋加重,其登革热疫情具有典型的输入性和突发性等特点。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40℃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登革热主要由患者→白纹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尽量避免被白纹伊蚊叮咬。


白蚊伊蚊与登革热有什么关系?

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其中白纹伊蚊是柯桥区登革热传播的媒介蚊种。

白纹伊蚊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期。卵、幼虫和蛹都在水中生长发育,成虫离开水生活。

白纹伊蚊孳生于各类容器积水中,社区内的水生植物及托盘,闲置容器,绿化带小积水,蓄水池、缸,假山水池,废旧轮胎,地下室排水沟等,都是它们繁衍后代的温床。

白蚊伊蚊冬季以卵越冬,为卵期滞育,其越冬密度决定次年蚊虫初始密度。进入3、4月份,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和雨水充沛,滞育的白纹伊蚊卵将快速孵化,其密度高低决定了登革热传播的风险。

我区本次越冬白纹伊蚊孽生地调查情况

入住率较高的老旧小区,人口密集城郊地区的阳性率较高,人口较少的工业园和偏远农村地区的阳性率较低。

我区越冬白纹伊蚊孳生容器以水生植物及托盘和闲置容器为主。但不同环境的主要阳性容器不同,城镇小区的水生植物及托盘和绿化带小积水阳性率最高,农村及城郊居民区的闲置容器阳性率最高。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我区居民该怎么做?

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如已种养,容器需5~7天彻底换水一次;

减少使用花盆托盘,如必须使用,及时清理盘中积水;

蓄水容器加盖,闲置容器倒扣放置,盆缸边缘处的小积水及时清理;

住家及周围的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

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的卫生和整洁,清除绿化带中的垃圾;

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户外废弃轮胎可打孔防止存水。


登革热352.JPG


登革热448.JPG


登革热497.JPG


登革热589.JPG


登革热93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