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态可掬的土拨鼠与闻风丧胆的黑死病
发布日期:[2025-02-26]来源:健教科 浏览:

据最新网络平台数据显示,《哪吒2》自上映以来一路狂飙,已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随着《哪吒2》的持续爆火,电影里憨态可掬的土拨鼠也在网络走红。



一些网友出于喜爱,开始在网上购买土拨鼠作为宠物。结果却被网友告知有可能传播鼠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鼠疫是什么?土拨鼠和鼠疫到底



一、鼠疫是什么?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特点。

一旦感染,患者可出现败血症症状,包括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病死后尸体表现出紫黑色,因此鼠疫又被称为“黑死病”。

二、土拨鼠与鼠疫的关系

土拨鼠,又名旱獭,是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广泛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土拨鼠就是这些疫源地最主要的宿主动物。

我国分布有4种旱獭:灰旱獭、长尾旱獭、西伯利亚旱獭和喜马拉雅旱獭。其中,喜马拉雅旱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且在热门旅游景区非常常见。

三、鼠疫的传播方式

1、病媒生物传播: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土拨鼠身上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

2、接触传播:人接触染疫的土拨鼠时,或接触鼠疫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时,病菌通过皮肤表面伤口或黏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

3、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患者在呼吸、咳嗽时释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飞沫,此时他人吸入后也可造成感染。

四、患病后的症状

1、腺鼠疫:最常见,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   

2、肺鼠疫:病情严重,表现为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进展迅速。   

3、败血型鼠疫:全身感染,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出血、休克等。

五、如何预防鼠疫

1、避免接触疫源地野生动物:外出旅游尤其是前往草原时,应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或投喂鼠类、旱獭等动物,不要在鼠类或旱獭的洞口周围坐卧停留,特别是不要接触病死的野生动物。

2、采取防蚤叮咬措施:跳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鼠疫杆菌可以通过跳蚤叮咬进入人体。因此,进入疫源地活动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穿着长袖、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以防被跳蚤钻入、叮咬。

3、坚守“三不”准则:进入鼠疫疫源地旅游的人员要坚守“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的准则。

4、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从草原等疫源地游玩回来后,做好持续一周的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源地旅行史。

5、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包括鼠疫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如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等。

六、不必恐慌,鼠疫可防可治

鼠疫是古老的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可以使用多种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患者如果能够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有效治疗,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