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听过,《2024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超过2.54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相关肝病,我国现有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3000万例。
乙肝是一种传染病,由乙肝病毒引起,它的主要危害不仅在于要传染,感染乙肝后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如果不及时治疗转为慢性乙肝,会使肝脏的结构发生变化,变成肝硬化、肝癌。在我国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原发性肝硬化和肝癌,占比达到60%和80%,因此切不可忽视乙肝带来的危害。
我们对于这个疾病,目前还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乙肝可以通过握手、拥抱传播。
答:乙肝不会通过接触传播,普通的握手、拥抱、一起吃饭是不会被传染的,《健康素养66条(2024版)》中也明确了这一点。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三条:
一是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如输注未经严格筛查和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重复使用污染针头和注射器(如注射毒品)、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临床操作中感染控制措施不力、纹身、穿耳洞)、和乙肝患者共用剃须刀或牙具等方式传播。
二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是指怀孕的乙肝妈妈,在怀孕期间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此外还包括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的时候,由于有黏膜的破损,产道里头的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者黏膜,进入到新生儿里,引起新生儿的感染。乙肝的垂直传播在我们国家,是最主要的一个传播途径,大约40~50%的乙肝病人,都是通过这种途径感染的。
三是通过性行为传播,如果夫妻间如有一人得了乙肝,那另一方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以获得抗体,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误区二:大三阳比小三阳更严重,因此如果检测出得了小三阳可以不急着治疗。
答:在评估乙肝病情严重程度时,不能仅仅依据大三阳或小三阳的分类来判断。大三阳和小三阳只是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程度的指标,大三阳表示病毒活跃度高,病毒量大,传染性强,可能增加未来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比如目前有2位乙肝患者,患者甲是大三阳,但他的肝功能指标正常,B超肝脏形态结构也没有明显变化;患者乙是小三阳,但他的肝功能指标偏高,B超示肝硬化。两位患者的病情相对来说乙更严重,甲更容易把病毒传给其他人。
因此,不应简单地因为是小三阳而自认为没有问题,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的患者,在诊断时都需要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量测定、肝脏彩超、甲胎蛋白测定等检查,以全面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决定治疗方案。
误区三:得了乙肝就治不好了,不如不治,既不花冤枉钱又不遭罪。
答:乙肝是可以被治愈的,准确来说是临床治愈。
所谓的临床治愈并非完全根治乙肝,而是指乙肝的一些临床指标,包括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等得以控制至阴性,不再能被检测出,同时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急性期治疗一定要全程、规范,如果急性期不治疗或者治疗不规范,导致慢性乙肝、肝硬化甚至肝癌,那花费的钱就会变成天文数字,又自己遭罪。
乙肝作为一种传染病,它有特异性疫苗,而且这个疫苗是每个人都免费享受过的。出生第一天,医生就会给你免费注射乙肝疫苗。而且对于消除乙肝母婴传播这件事情上,国家还有相关的惠民政策,比如为每位孕产妇提供至少一次免费的乙肝两对半检测;为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一次免费病毒载量检测;为乙肝高母婴传播奉献孕产妇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受免费1剂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和1次全程乙肝疫苗接种;为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一次免费乙肝两对半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