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是隐藏在春夏户外的隐形杀手,蜱叮咬人后除了会引起过敏、发炎外,还可使人感染莱姆病、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百余种疾病,严重时可致死。
蜱虫有什么特点?
蜱虫俗称壁虱、草爬子、狗豆子,他们大多生活在丘陵、山区等野外植被茂盛的草地、农田、森林、茶园。蜱虫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要吸血,平时蜱虫是扁的,吸血后就变得圆滚滚,在不同发育时期,吸血后可膨胀十几倍,甚至一百倍。
蜱虫是如何寻找寄生宿主的?
蜱虫通过探测动物的体温、呼吸、身体震动和气味,趴在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待宿主。它喜欢皮薄且隐匿的部位,所以往往叮咬头皮、耳后、腋窝、腰部、大腿内侧、腿窝等地方开始吸血。最要命的是它叮咬的时候你感觉不到痛,所以很难发现。
蜱虫叮咬后引发的疾病有哪些?
我省主要流行的蜱传疾病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它的死亡率可达17%到30%。被蜱虫叮咬后,感染者会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表现为发热、乏力、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伤等症状。一些老年患者,或有基础病的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到院后往往病情偏重,预后较差。
被蜱虫叮咬后该如何正确处理?
到目前为止,用镊子摘蜱,是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认的最可靠的方法。
1. 切勿强行拔出
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皮肤、钻进皮肤里,千万不要强行拔除,以免撕裂皮肤或者蜱虫头部留在皮内造成感染。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
2.处理伤口,及时就医
去除蜱虫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皮疹或发烧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拔出后,切勿用手直接接触取出的蜱虫,因皮肤接触蜱虫分泌物仍会导致感染,可将蜱虫放入酒精、密封袋中或用胶带包裹,或从马桶冲走。
如何避免蜱虫叮咬?
1. 在树林、草地等蜱活动区域从事生产劳动、郊游、野营等活动时应做好防护,要穿长袖衣衫,扎紧裤腿、袖口,避免被蜱咬伤。
2. 蜱虫很多寄生在羊、狗等毛发上,不要在野外草丛撸猫撸狗撸羊,野营时远离畜牧场,帐篷内喷洒驱虫剂。
3. 夏秋出行时皮肤裸露部位涂擦无毒驱虫剂。
4. 离开时,应互相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上是否有蜱,发现蜱后立即清除。
5. 从户外回家进入房间前,要第一时间把衣物抖干净,避免蜱虫附着。如果携带宠物郊游,回家前也应仔细检查其皮毛深处是否存在蜱虫。
6. 一旦发现被蜱咬伤,应尽快寻求正确的医疗救治。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整理编辑:绍兴市柯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