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与狂犬疫苗——守护人类健康的科学之光
发布日期:[2024-04-13]来源:健教科 浏览:

在历史的长河中,狂犬病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以其几乎百分之百的致死率让人类谈之色变。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狂犬疫苗的出现如同一束科学之光,驱散了围绕这一疾病的死亡阴影。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狂犬病和狂犬疫苗的世界,探索它们的本质、传播途径以及疫苗如何成为我们抵御狂犬病的坚强盾牌。

狂犬病,这个名字源自拉丁语“rabies”,意为“疯狂”,顾名思义,它是一种能够引起宿主行为异常、攻击性增强的疾病,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全世界均有狂犬病的报道,据WHO估计,每年全世界死于狂犬病的有5万多人,亚洲为狂犬病严重流行区,其中印度为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狂犬病流行已久,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而居世界第二位。

狂犬病病原体

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属于一种负链RNA病毒,于1962年首次在电镜下被发现,狂犬病毒呈子弹状或试管状,直径75~80nm,长180nm,有核衣壳和包膜。它包含5种主要蛋白:糖蛋白(G)、核蛋白(N)、转录酶大蛋白(L)、磷蛋白(P)和基质蛋白(M)。

狂犬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100℃2min被灭活;易为紫外线、新洁尔灭、碘酒、高锰酸钾、乙醇、甲醛等灭活。病毒在冰冻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狂犬病传播途径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多样,最常见的是犬类传播,这也是为什么狂犬病又被称为“疯狗病”。实际上,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携带狂犬病毒,猫、狐狸、蝙蝠等野生动物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狂犬病毒还可被貌似“健康”的动物所携带,近年来学者发现了无症状带病毒的犬和猫。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宠物管理措施,流浪犬成为狂犬病传播的主要来源。而在发达国家,由于广泛的疫苗接种和宠物管理,野生动物传播的案例相对较多。

人感染狂犬病主要通过动物的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粘膜和皮肤而入侵。狂犬、病猫、病狼等动物的唾液中含病毒量较大,于发病前3~5天即具传染性。少数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一般说来,狂犬病患者不是传染源,不形成人与人之间传染,因患者唾液中病毒含量很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极其罕见,目前仅发现于移植狂犬病病例器官的病例。

临床症状

人狂犬病发的症状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驱期:常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是,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本期持续2~4天。

二、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恐怖表情、恐水、怕风,体温常升高(38~40℃)。

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不一定每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极度口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流水声、喝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对外界多种刺激引起咽肌痉挛,怕风、怕光、怕声。严重发作可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因呼吸肌痉挛致呼吸困难和发绀。患者交感神经功能常亢进,神志多清晰,少数病人可出现精神失常。本期约1~3天。

三、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患者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该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仅为6~18小时。

本病全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

除上述狂躁型表现外,尚有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的麻痹型(静型)。常见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肢体软弱无力、共济失调和大、小便失禁,呈横断性脊髓炎或上行性麻痹等症状,最终因瘫痪死亡。值得注意的是,狂犬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几乎无法治愈。

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

幸运的是,狂犬疫苗的发明为预防狂犬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狂犬疫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成功地从患病动物的大脑中提取出病毒,并通过减毒处理制备了世界上第一支狂犬疫苗。这一发现不仅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也为疫苗学的发展历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狂犬病疫苗是将降低了致病力的狂犬病病毒固定毒株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质中,经过病毒扩增、收获、灭活、浓缩和纯化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制造而成。狂犬疫苗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模拟病毒感染的过程,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狂犬病病毒的抗体。当接种疫苗后,如果人体再次接触到狂犬病病毒,免疫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并发动攻击,从而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

值得一提的是,狂犬疫苗的安全性非常高。尽管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如注射部位的疼痛或红肿,但这些反应通常是暂时的,且远远不及狂犬病本身的危害。因此,对于可能接触到狂犬病病毒的人群,接种疫苗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临床使用的除了疫苗以外还包括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抗狂犬病血清,他们可以帮助机体在产生抗体之前这段时间给患者保护,一般为局部浸润注射以中和残留的病毒,降低伤口局部病毒数量从而降低发病率。

除了疫苗接种,对于狂犬病的防控还需要综合的管理措施。这包括对宠物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对流浪动物进行控制和管理等。在一些成功控制狂犬病的国家,这些措施的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