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了体检季。每年这个时候,很多人看着体检报告上的“甲状腺结节”都忧心忡忡。
的确,最近几年,患上甲状腺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尤其是甲状腺结节。一项针对甲状腺功能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内地人群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约为 20-76%,也就是说每 5 个人里就有 1 个 。这也让不少人担忧:发现甲状腺结节要不要切除,会不会有癌变风险呢?
一、甲状腺结节是啥?为啥这么多人都有?
所谓“甲状腺”,其实就是脖子上的一个腺体,每个人都有。而“甲状腺结节”,则是甲状腺内影像学可见与周围甲状腺实质分离的病灶,可能只有单个结节,也可能是多个结节。
它们通常都是默默长起来的,自己根本察觉不到,一般都是靠体检(比如甲状腺超声)发现。
为什么甲状腺结节如此高发呢?其成因比较复杂。
1. 遗传。部分甲状腺癌有一定的家族性,但目前甲状腺结节的易感基因并未完全明确,仍需更多的研究。
2. 辐射暴露。儿童时期电离辐射暴露是目前唯一确认的环境风险因素。比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使污染地区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儿童时期患上恶性肿瘤接受放疗的幸存者也是高危人群。
3. 性别、生活方式。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增加而增加,女性更为常见。近年来还发现肥胖也可能是甲状腺癌的风险因素。
此外,炎症、碘摄入量、应激反应等各类因素都可能与甲状腺结节有关。
二、甲状腺结节会不会癌变?要不要切除?
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超过90%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只有5%~15%为恶性。
所以,发现甲状腺结节之后,先不用慌。只要跟着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明确结节的性质,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大部分都是“虚惊一场”。
那么要不要切除呢?
良性切体积较小的结节,通常定期检查即可。
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良性但体检较大,压迫到气管或食管;
●恶性或者有高度恶性可能,持续生长变大;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且内科治疗无效 ;
●结节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 ;
●患者觉得影响外观,或十分担心,也可以要求手术切除。
三、发现结节,生活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得了甲状腺结节,虽然不用太担心,但也不能太掉以轻心。生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饮食:
甲状腺结节患者怎么吃,关键看甲状腺功能。
●功能正常:正常饮食,海鲜、海带、碘盐都可以适量吃。富碘食物不要多吃,以免诱发甲状腺疾病。
●结节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生活中很难做到绝对的“无碘”饮食,但要注意保持低碘饮食。
2. 戒烟戒酒。
3. 避免过度劳累、劳逸结合:放松心情,适度运动,让身体保持较好的免疫平衡状态,保持健康体重。
4.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一旦出现结节异常增大、激素水平明显变化,要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