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蓝皮书 关注重点公共卫生问题
发布日期:[2012-06-15]来源:柯桥区 浏览:

      6月12日下午,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蓝皮书形式向社会发布《2011年业务技术报告》。该书选取了政府和公众比较关注的一系列重点公共卫生问题,旨在为政府和卫生等相关部门行政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使广大群众了解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增添力量。
  据了解,蓝皮书以专题形式介绍了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1年开展的11项重点工作,包括传染病防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麻疹消除工作进展、艾滋病控制、代谢综合征流行现况、核电站泄露事故应急检测与分析、疾病监测网络信息化建设、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免疫规划工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与防控、学生健康状况和结核病防治等11个方面。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闻发言人俞敏介绍了蓝皮书涉及的部分专题内容。

  2011年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2种
  共37万余例死亡322例
  2011年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2种370316例,死亡322例,报告发病率为680.39/10万(居全国第5位),死亡率为0.59/10万(居全国第20位)。较2010年,我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15.56%和9.23%,在全国排位分别下降2位和3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顺利推进。
  艾滋病疫情报告、感染者和病人管理、结核病防治、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等项目进展顺利,各项任务指标完成良好。麻疹报告发病率1.72/10万,较2010年下降22.52%,为我省开展麻疹疫情报告以来最低水平。未报告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
  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3起,涉及发病1046例、死亡2例,报告事件数、发病数和死亡数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31.75%、22.40%和75.00%。随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无重大及特大事件发生。

  浙江2011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快速增长
  较2010年新发现报告数增长36.2%
  浙江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 Men Sex Men)艾滋病感染呈现的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新报告经男男性行为感染HIV/AIDS 824例,较2010年新发现报告数增长36.2%。由于该人群的特殊性和隐蔽性,与暗娼和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相比较,缺少有力的相关法律、政策和技术体系支持,目前国家还未有针对MSM人群防治工作的专项技术文件,给该人群艾滋病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2011年,浙江省将MSM艾滋病防治纳入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通过扩大预防干预覆盖面、提升干预工作质量,开展性伴推动检测、HIV阴性MSM定期抗体检测、快速检测实践和探索,加强MSM感染者/病人随访管理、扩大抗病毒治疗等途径,我省初步建立了MSM人群艾滋病防治技术体系,实现工作进一步下沉,疫情增速有所减缓。

  浙江省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现患率17.83%
  代谢综合征即我们说的慢病,是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低、糖耐量受损或2型糖尿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个症候群,是影响人群健康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生活方式疾病中主要的疾病群。
  为了解浙江省代谢综合征及主要慢性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6~10月开展了浙江省代谢综合征现患率调查,调查覆盖全省15个县(市、区)7222户家庭17437名成年常住居民,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血脂检测。
  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现患率17.83%,男性13.02%,女性22.90%,城市18.38%,农村17.57%,估计全省有代谢综合征约805万。浙江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3.56%,估计全省有高血压现患病人约1064万,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6.07%、44.57%和21.37%;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5.94%,估计全省有糖尿病现患病人约268万,糖尿病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59.19%和46.63%,估计全省糖调节受损现患病人数约215万;成年居民超重率27.07%,肥胖率7.14%,估计全省现有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1222万和322万;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49.19%,估计全省血脂异常人数约2235万。

浙江省201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9例 死亡一例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引起的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这种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自2010年5月该病毒被发现以来,全国已有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河南、辽宁等多个省份报告了该病的确诊病例的存在。浙江省2011年共报告9例确诊病例,其中1例死亡;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5岁;职业以家务及待业最多,其次是农民;发病主要集中在6月和7月;病例分布在4个地市,呈散发状态。
  浙江省疾控中心在天台捕获黑线姬鼠、臭鼩鼱、黄毛鼠、社鼠、小家鼠、黑腹绒鼠等共70只鼠形动物,用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提供的试剂,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形动物样本中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抗原,结果从臭鼩鼱(2/19)和黑线姬鼠(2/35)的肝、肺组织样本中检测到新型布尼亚病毒抗原,平均阳性率为5.71%。
  用Vero细胞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3株SFTSV,对所获得的毒株进行扩增和测序后,与国内其他地区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基因编码序列进行比对和进化分析,浙江分离株与湖北分离株的同源性最高。
  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基础上,省疾控中心建立了新布尼亚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达到0.1TCID50,为深入的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浙江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下降,肥胖率上升
  为了解浙江省中小学生的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2007-2011年省疾控中心在全省开展了学生生长发育、现时营养状况、常见疾病、因病缺课及饮用水和教学环境等健康危害因素方面的综合监测工作。
  监测结果显示浙江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由2007年的18.3%下降到2011年的14.4%、肥胖率由2007年的8.8%上升到2011年的10.40%;学生常见病按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视力低下、近视、龋齿、营养不良、贫血、肥胖、沙眼、蠕虫感染。
  全省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率2007年为59.1%,2011年为64.0%。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显示缺课病因的前三位依次为感冒、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